宋安慶

系統工程師 / 系統分析師

自我評價

產業專長導覽

遊戲與數位內容

  • 大型平台開發與維護
  • 高流量系統架構設計
  • 前後端整合與優化
  • 系統安全防護機制
查看相關專案

金融科技

  • 盤感量化研究
  • Alpha 動能捕捉引擎
查看相關專案

零售與服務業

  • POS系統開發經驗
  • 跨領域需求分析
  • 使用者體驗優化
查看相關專案

政府專案

  • 大型系統整合經驗
  • 影像串流處理能力
查看相關專案

技術專長導覽

系統架構設計

  • 跨區域備援架構
  • 高可用性系統設計
  • 微服務架構設計
查看相關經驗

系統安全與防護

  • 資安事件處理
  • 系統安全強化
查看相關經驗

效能優化與調校

  • 演算法優化
  • 資料庫效能調校
  • 程式碼優化
  • 系統效能分析
查看相關經驗

專案管理與協調

  • 跨部門專案管理
  • 風險評估與控制
  • 零停機遷移規劃
  • 團隊協作優化
查看相關經驗

開發流程優化

  • 自動化工具開發
  • 開發效率提升
  • 品質控管機制
查看相關經驗

技術創新與研究

  • 量化交易研究
  • 新技術導入
  • 技術方案創新
  • 效能突破研究
查看相關經驗

前端技術創新

  • 自主研發類 Vue.js 框架
  • 實現響應式數據綁定
  • 組件化開發架構
  • 無痛技術轉型方案
查看相關經驗
上市櫃公司產品1
上市櫃公司產品2
上市櫃公司平台幕後推手 開發多個上市櫃公司平台
政府標案好夥伴
政府標案好夥伴
政府標案好夥伴 國家級漫畫平台
跨領域專案
跨領域專案
跨領域專案
跨領域專案
跨領域依然難不倒我 POS - eHairPOS 金融分析 - 自適應買賣力道分析系統 ERP - 養殖監控平台 LMS - Only實驗教育線上學習平台
績效展示
錄取我就是幫公司賺錢 過往:聘僱四年200萬,公司額外賺取350萬

核心優勢

技術專長

後端開發

PHP Laravel PHP Codeigniter C# ASP.Net 6 C# MVC Python Flask C# Winform

前端開發

Vanilla JavaScript jQuery Angular HTML5 CSS3 自研前端框架

• 自主研發類 Vue.js 前端框架,實現模板語法與組件化開發

• 深入理解現代前端框架核心原理與實現機制

• 具備框架設計與開發能力,能根據團隊需求定制解決方案

基礎建設 (Infrastructure)

Docker GCP ESXi Proxmox

資料庫

MySQL MSSQL PostgreSQL

系統管理

Ubuntu Windows Server Git Network Management

持續學習

Vue.js Ruby on Rails Kubernetes

技術創新與價值創造

效能提升

流程優化

職涯經歷摘要

用嘴寫碼 - 專業軟體開發團隊 (獨立顧問)

創辦人 / 首席系統架構師 (2020 - 至今)

系統工程師 (11年)

網路管理工程師 (3年)

系統分析師 (2年)

專案管理主管 (1年) (管理人數 5人)

專案列表

遊戲產業專案

遊戲橘子-漫畫星 - 成功整合前後端開發,建立完整的技術文件

  • 專案目標:開發並維護遊戲橘子旗下的漫畫平台
  • 主要負責:
    • 後端系統開發與維護
    • 主機佈署與管理
    • API規格規劃與文件產出
    • 與前端工程師協同開發
  • 技術挑戰:
    • 需要處理大量漫畫內容的存取
    • 確保系統穩定性和效能
    • 與前端團隊的協作整合
  • 解決方案:
    • 技術面:
      • 使用PHP Laravel框架為核心進行開發,並部署於GCP。
      • 導入 Redis 實現多層次快取架構,有效降低資料庫負載:
        • 動機:為解決個人頁面與作品排行榜等高頻即時運算對資料庫造成的壓力,並以低成本方式提升讀取效能。
        • 快取策略:對排行榜等數據設有 5 分鐘 TTL;對 CMS 內容進行永久快取,並在後台更新時觸發失效 (Event-Driven Invalidation);對關鍵數據則在資料庫寫入時同步更新快取。
        • 創新的多層次快取設計:為應對某個高流量模組可能癱瘓中央快取的風險,設計並實作了「應用程式本地快取 (In-Memory) + 集中式 Redis」的兩層架構。此設計有效隔離了流量衝擊,並透過預熱機制確保了系統的穩定與高效,充分展現了在複雜場景下的架構權衡能力。
      • 建立清晰、完整的API文件,加速前後端協作效率。
    • 溝通面:
      • 與前端團隊密切協作
      • 定期進行技術討論
      • 建立清晰的開發規範
  • 專案成果:成功開發並維護comics.beanfun.com平台
  • 個人亮點:
    • 展現全端開發能力
    • 成功整合前後端開發
    • 建立完整的技術文件
  • 參考網址:comics.beanfun.com

金融科技專案

電子錢包系統 - 成功處理高安全性需求,建立完整的安全機制

  • 專案目標: 為企業客戶開發一個高安全性的 B2B 支付與帳務系統,核心要求是確保交易紀錄的絕對完整性與不可竄改性。
  • 主要負責: 系統架構設計、核心安全機制開發、資料庫規劃、以及與財務部門的需求對接。
  • 解決方案與技術實現:
    • 核心安全架構 - 交易鏈模型 (Transaction Chain Model):
      • 設計思想: 借鑑憑證串鏈與區塊鏈的原理,從第一原理出發,運用 C# .NET 6 設計並實作了一套基於密碼學簽章的交易鏈模型。
      • 運作機制: 每一筆交易紀錄都會包含前一筆交易的雜湊簽章 (Hashed Signature),形成一個環環相扣的數據鏈。任何對歷史交易的非法竄改,都會導致其後所有鏈上的簽章驗證失效,從而被系統立即偵測。
      • 優勢: 此設計提供了一個極高強度的防偽與防竄改機制,為 B2B 大額支付場景下的數據可信度與不可否認性 (Non-repudiation) 提供了堅實保障。
    • 存取控制與稽核:
      • 所有財務相關的敏感操作(如登入、查詢、支付執行)均需透過金鑰進行身份驗證。
      • 系統會對所有操作留下詳細的數位足跡 (Digital Footprint),並將其安全地記錄於資料庫中,以備稽核與追蹤。
  • 專案成果: 成功交付一個安全、穩定的 B2B 電子錢包系統,其核心的交易鏈安全機制獲得了客戶與財務部門的高度認可。
  • 個人亮點:
    • 展現了從第一原理 (First Principles) 設計複雜安全系統的深刻洞察力與實踐能力。
    • 成功將密碼學理論(如雜湊鏈)應用於實際的商業場景,解決了 B2B 支付的核心信任問題。
    • 具備獨立規劃與實現企業級金融系統安全架構的寶貴經驗。

盤感量化研究- 將主觀盤感轉換為客觀現象,建立 四循環換價反轉框架 (Cyclical Price-Exchange Reversal Framework)

  • 專案目標:與「精靈金融科技有限公司」(代表人 劉彥希) 合作,將交易員主觀、抽象的「盤感」轉化為客觀、可量化的交易策略,並建立系統化的研究方法。
  • 主要負責:
    • 資料分析與量化研究:主導將抽象的市場觀察轉化為具體、可驗證的數據指標。
    • 演算法建立:將研究過程中歸納出的交易SOP,透過資料分析與量化方法,建構成數學公式。
    • 系統開發與驗證:根據建立的數學公式,開發分析工具與模型進行回測與驗證。
    • 與交易員及合作夥伴進行訪談、溝通與成果驗證。
  • 技術挑戰:
    • 如何將交易員的直覺判斷(如「感覺有買盤」)定義成可量化的數據事件。
    • 從大量的市場數據中,萃取出有效的特徵,並排除雜訊。
    • 建立一套可重複、可驗證的客觀分析流程。
  • 解決方案:
    • 質化轉量化:透過深度訪談、螢幕錄影與交易紀錄分析,將交易員的決策過程拆解成一系列可觀察的市場行為。
    • 數據驅動決策:利用統計方法分析市場行為模式,驗證各種假設的有效性,例如分析特定模式下的勝率與期望值。
    • 模型迭代:與交易員合作,不斷修正和優化量化模型,確保其能準確反映市場動態。
  • 專案成果:
    • 成功建立一套系統化的盤感量化研究方法,為後續的自動化交易系統奠定基礎。
    • 本研究的最終成果,即為「Alpha 動能捕捉引擎」此一全方位交易決策輔助系統。
  • 個人亮點:
    • 展現了從質化研究到量化分析的資料科學能力
    • 成功將模糊的商業問題(盤感)轉化為具體的數據科學問題,並提出解決方案。
    • 具備將複雜的交易邏輯轉化為數學模型與演算法的關鍵能力。

金融策略機器人 - 成功引導交易員合作,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

  • 專案目標: 與專業交易員合作,將其盤中觀察到的特定現象,快速開發成一個可執行的策略機器人,用於產生初步的交易參考訊號。
  • 主要負責:
    • 與交易員密切溝通,理解其交易邏輯。
    • 負責將交易員的觀察(例如:特定時間內的內外盤成交比例)轉換為具體的程式碼規則。
    • 開發訊號產生的後端服務 (Python Flask) 與 Line Notify 通知機制。
  • 解決方案:
    • 採用了基於固定比例的簡易規則引擎,快速驗證交易員的想法。
    • 此專案的重點在於快速迭代與溝通,成功地在開發者與交易員之間建立了一座高效的溝通橋樑。
  • 個人亮點:
    • 展現了優秀的跨領域溝通能力,能與非技術背景的領域專家高效協作。
    • 具備快速原型開發 (Rapid Prototyping) 的能力,能將模糊的想法迅速轉化為可執行的系統。
  • 畫面截圖:查看截圖

策略雲 - 成功整合回測系統,建立穩定的系統架構

  • 專案目標: 開發一個使用者友善的 Web 介面,作為一個複雜的「股票回測主機」的前端,讓使用者能透過網站輕鬆執行與管理股票策略回測。
  • 主要負責:
    • 擔任後端工程師,主導 Web 伺服器與回測主機之間的系統整合。
    • 設計並開發用於提交回測任務、查詢進度及獲取結果的 REST API 介面。
    • 與前端協作,實現非同步任務提交與進度反饋的使用者流程。
  • 解決方案與技術實現:
    • 系統架構: 專案採用分散式架構,將使用者介面 (以 C# ASP.NET 搭配 jQuery 開發的網站) 與核心運算 (回測主機) 分離。我負責的後端作為兩者間的橋樑,確保資料流的穩定與正確。
    • API 整合層: 開發了一套完整的 REST API,用於處理前端發送的請求。這套 API 負責將使用者的策略參數打包,安全地傳遞給回測主機,並在接收到回測結果後,將其儲存於資料庫,以供前端查詢。
    • 非同步任務處理: 為了解決回測耗時長、影響使用者體驗的問題,與前端工程師協作設計了非同步處理流程。前端透過 AJAX 提交任務後,後端 API 會立即返回一個任務 ID,前端可以根據此 ID 定期輪詢 (Polling) 狀態更新 API,並在畫面上顯示「回測中...」、「已完成」等文字提示,優化了長時間等待的互動體驗。
  • 專案成果: 成功將一個專業但操作複雜的回測引擎,包裝成一個易於使用的線上服務,讓不具備程式背景的使用者也能執行策略回測。
  • 個人亮點:
    • 展現了在分散式系統中,設計與開發**系統整合層 (Integration Layer)** 的能力。
    • 具備處理**長時間執行任務 (Long-Running Tasks)** 的後端架構設計經驗,並了解如何透過 API 配合前端實現非同步互動。
    • 能夠在職責分工明確的團隊中,扮演好後端橋樑的角色,確保跨系統間的穩定通訊。
  • 參考網址:策略雲專案

Alpha 動能捕捉引擎 (Alpha Momentum Capture Engine)- 日內微觀結構事件分析系統

  • 專案目標:開發一套全方位的**交易決策輔助系統**。不僅是偵測市場訊號,更是要透過解構逐筆成交資料(Tick Data),建立一套包含**進場、風險管理與部位管理**的完整交易劇本(Playbook)。
  • 主要負責:
    • 演算法設計與策略研究
    • 系統架構與資料庫規劃
    • 全端系統開發與實現
    • 回測與實盤驗證
  • 技術挑戰:
    • 處理高頻的即時資料流,並在毫秒級別進行運算。
    • 設計能適應不同市況與個股波動性的動態參數模型,避免靜態閾值的失效問題。
    • 建立一套能客觀評估訊號有效性的評分系統,結合歷史勝率、期望值與即時性。
    • 確保分析過程無未來函數 (No Lookahead Bias),保證回測與實戰的一致性。
  • 解決方案:
    • 技術面:
      • 採用 **動態閾值模型**:透過即時計算的百分位數 (Percentile) 來定義「事件」(如急單、大單),使其能自動適應市場熱度。
      • 獨創 **速度分層 (Q1-Q4)** 與 **一口吃** 定義,精準量化攻擊的急迫性與決心。
      • 開發 **時間衰減加權評分系統**:結合「歷史回測分數」與「時間權重」,讓訊號的價值隨時間流逝而遞減,更貼近當沖交易的時效性。
      • 將抽象的「盤感」與「主力行為」轉化為具體的、可量化的指標,如「主力的困境」、「誘多陷阱」等。
  • 專案成果:成功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交易決策輔助系統。它不僅是識別進場點的「戰場掃描雷達」,更能提供**即時的部位管理與風險控制框架**。系統能精準區分「無力反彈」與「有效回升」,並為不同風險偏好的使用者(如保守、穩健、積極)提供清晰、可執行的操作劇本(如停利、移動停損、加減碼點位),將高頻數據分析直接轉化為卓越的交易績效。
  • 個人亮點:
    • 展現了從演算法研究、系統開發,到**頂層交易策略與風險管理**的「全棧式量化交易」能力。
    • 不僅是將交易邏輯程式化,更是將專業操盤手的**決策思維與紀律**融入系統,打造出兼具深度、廣度與實戰價值的決策輔助工具。
    • 觀看實戰案例與決策流程 ▶

零售服務專案

客製化POS系統 - 成功將業務需求轉換為技術方案,建立有效的需求分析方法

  • 專案背景: 接手一個因**需求範圍持續擴大 (Scope Creep)** 與前期規劃不清,導致開發完畢卻長達數月無法驗收結案的 POS 系統專案。
  • 主要負責 (角色:專案經理 / 危機處理者):
    • 作為專案救火隊,負責重新建立客戶與開發團隊間的信任。
    • 主導需求收斂與範疇重新定義。
    • 與客戶進行高難度的談判,以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案條件。
  • 解決方案與方法論:
    • 問題診斷: 介入後,迅速識別出專案無法結案的根源在於「雙方對於『完成』的定義沒有共識」。客戶仍不斷提出新需求,而開發團隊則認為已完成合約內的工作。
    • 沉浸式需求探索 (Immersive Requirement Discovery): 為取得第一手資訊,我親身投入客戶的日常營運,擔任「一日盤點助理」。這個過程讓我能繞過充滿偏見的會議語言,直接觀察真實的工作流程與痛點,為後續的需求收斂與談判,掌握了最關鍵的、基於事實的籌碼。
    • 需求重新盤點與收斂: 基於沉浸式探索的洞察,我引導客戶重新聚焦,區分出「合約內的必要功能 (Must-have)」與「合約外的期待功能 (Nice-to-have)」。
    • 範疇談判與結案推動:
      • 製作了一份清晰的功能對照表,將原始合約、已開發功能、與客戶新增需求逐一列出,建立了一個客觀的溝通基礎。
      • 基於此份文件,與客戶進行了數輪談判,最終成功地將約三分之一的新增需求剝離,作為二期開發或維護合約處理。
      • 這個關鍵的範疇收斂,最終成功地推動了專案的驗收結案。
  • 專案成果: 成功讓一個延宕數月的專案起死回生並順利結案,保全了公司收入,也修復了與客戶的關係。
  • 個人亮點:
    • 展現了在失控專案中,**處理範疇蔓延 (Scope Creep)** 的高階專案管理能力。
    • 擅長運用**沉浸式觀察與分析**來挖掘真實需求,在混亂的資訊中建立客觀的溝通基礎。
    • 具備出色的**商業談判**與**客戶關係管理**技巧,能在緊張的對立關係中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。

政府專案

城市監控系統 - 成功整合多個影像串流,建立穩定的監控平台

  • 專案背景: 臨危受命,搶救一個因前期廠商技術方案無法滿足需求,而瀕臨失敗的縣市級「城市監控系統」專案。
  • 主要負責 (角色:技術顧問 / 危機處理專家):
    • 初期作為開發工程師,負責核心的影像串流轉換 (RTSP to HLS)。
    • 主動進行問題診斷,分析專案延宕的根本原因。
    • 擔任客戶的技術代表,與客戶及前期廠商進行三方會談,釐清技術瓶頸。
    • 提供最終的可行性分析報告與專業建議。
  • 顧問過程與解決方案:
    • 敏銳的問題洞察: 在執行串流轉換的開發任務時,敏銳地察覺到系統層面的矛盾與不合理之處,意識到專案的根本問題並非單純的開發任務。
    • 從執行者到顧問的角色轉換: 主動向客戶提出質疑,並透過深度訪談,成功揭示出客戶在專案初期被前一廠商誤導,導致對技術的可行性有錯誤的期待。
    • 技術盡職調查 (Due Diligence): 作為客戶的技術顧問,陪同客戶與前期廠商進行談判。在會議中,憑藉自身深厚的技術背景,迅速剖析了對方系統的架構缺陷,並向客戶清晰地解釋了技術上不可行的關鍵點。
  • 專案成果 (個人貢獻):
    • 雖然專案最終因先天技術缺陷而終止,但我的介入成功地**為客戶「停損」**,避免了後續更大規模的資源錯投與損失。
    • 向客戶證明了問題的根源,並提供了誠實、專業的技術結論,贏得了客戶的高度信任。
  • 個人亮點:
    • 展現了在複雜、高壓的專案危機中,**從混亂中找出問題根源**的強大診斷能力。
    • 具備超越純粹開發的**顧問式思維**,能站在客戶的立場,保護客戶的利益。
    • 擁有在多方利益衝突中,保持專業、客觀,並提供誠實技術建議的**職業操守與勇氣**。

台電興達複循環電廠專案 - 成功整合多個系統,建立完整的監控平台

  • 專案目標: 在極低的預算限制下,為台電興達電廠的工地建立一個能遠端觀看的影像監控系統。
  • 主要負責 (角色:系統架構師 / 技術顧問):
    • 評估客戶現有設備與初步需求。
    • 設計最具成本效益的系統架構與整合方案。
    • 主導整個解決方案的實作與交付。
  • 解決方案與架構決策:
    • 情境分析與需求洞察: 專案初期,快速評估客戶的預算限制與其對既有 NVR 系統的熟悉度。意識到標準的「RTSP 轉 HLS」串流伺服器方案對此專案而言過於昂貴且笨重。
    • 務實且創新的架構選擇: 在檢視客戶現有的 NVR 設備時,發現其內建了網頁監看介面。基於此發現,果斷放棄了重新開發影像串流轉換服務的傳統路徑,改為採用一種更輕量、更聰明的「**前端嫁接 (Frontend Grafting)**」架構。
    • 「前端嫁接」實現方式: 直接在新的監控網頁中,透過 iframe 或類似技術,嵌入並複用 NVR 內建的網頁版影像畫面。
    • 權衡與決策 (Trade-off Analysis):
      • **優點:** 此方案極大地縮短了開發時程,且無需額外的伺服器資源進行影像處理,將系統壓力回歸到客戶既有且熟悉的 NVR 硬體上,完美符合預算限制。
      • **風險評估:** 準確評估此架構會加大 NVR 負載,但判斷在「工地監控」這種低併發觀看人數的場景下,風險完全可控。
  • 專案成果: 在極短時間與極低成本下,成功交付了一套穩定、滿足客戶核心需求的監控系統,展現了在資源受限下創造最大價值的解決方案設計能力。
  • 個人亮點:
    • 展現了**務實(Pragmatic)的系統架構思維**,能夠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(預算、現有設備、使用場景)選擇最合適而非最複雜的技術方案。
    • 具備敏銳的觀察力,能從現有條件中**發掘意想不到的捷徑**,並有能力評估其風險與效益。
    • 證明了自己不僅是技術專家,更是能為客戶**成本與效益把關**的解決方案顧問。

基礎建設專案

跨 WAN 端備援架構設計 - 成功實現 99.9% 系統可用性,建立完整的災難復原機制

  • 專案目標:為公司建立跨實體區域的備援架構,確保系統高可用性
  • 主要負責:
    • 系統架構設計與規劃
    • 備援機制實作
    • 效能優化與測試
    • 系統監控與維護
  • 技術挑戰:
    • 需要同時維護 10 個 CMS 系統
    • WAN 網路環境不穩定
    • Proxmox 叢集對網路延遲敏感
    • 成本控制與效能平衡
  • 解決方案:
    • 技術面:
      • Proxmox 叢集穩定性調優:
        • 問題診斷:針對叢集節點在不穩定的 WAN 環境下頻繁重啟的問題,經由日誌分析與監控數據(重啟頻率與網路延遲呈正相關),成功定位問題根源為 Corosync 叢集引擎的腦裂 (Split-brain) 風險。
        • 參數調校:深入研究 Corosync 機制,精準調整 `totem` 協定中的 `token_timeout` 及相關重試參數,大幅提升叢集對網路延遲的容忍度,徹底解決無預警重啟問題。
      • 高可用監控架構:為避免監控系統本身成為單點故障,採用外部雲端 Watchdog 服務對核心服務進行健康檢查。當服務回傳非 200 狀態碼時,系統會立即發出告警,確保能在第一時間應對異常。
      • 實作自動故障轉移與災難復原SOP,確保服務高可用性。
    • 成本面:
      • 使用二手設備降低硬體成本
      • 避免使用昂貴的雲端服務
      • 優化資源使用效率
  • 專案成果:
    • 系統可用性達到 99.9%
    • 成功建立跨實體區域的備援機制
    • 符合災難復原標準要求
    • 有效控制專案成本
  • 個人亮點:
    • 展現系統架構設計能力
    • 成功解決網路延遲問題
    • 在有限預算下實現高可用性

WordPress 攻擊防護與修復 - 成功在 50 分鐘內恢復系統,建立完整的安全防護機制

  • 專案目標:處理 WordPress 系統遭受攻擊事件,並建立完整的安全防護機制
  • 主要負責:
    • 緊急事件處理
    • 系統修復
    • 安全機制強化
    • 預防措施制定
  • 技術挑戰:
    • 需要快速識別攻擊來源
    • 確保系統快速恢復
    • 防止類似攻擊再次發生
    • 最小化服務中斷時間
  • 解決方案:
    • 快速鑑識與應對:
      • 透過外部 Watchdog 服務告警,第一時間發現頁面異常。
      • 登入主機後,利用 Git 對整個 WordPress 專案進行版控的優勢,透過 `git status` 迅速識別出未經授權的新增與修改檔案,秒級定位惡意程式碼,大幅縮短鑑識時間。
    • 多層次防護與強化 (Hardening):
      • 在伺服器層級,透過 Nginx 設定阻擋對敏感路徑的請求。
      • 在檔案系統層級,嚴格限制外掛與上傳目錄的寫入權限,阻斷最常見的攻擊向量。
    • 雙重災難恢復機制:
      • 除了使用 Git 進行程式碼版本控制外,更結合 Proxmox 虛擬化平台的快照 (Snapshot) 功能,進行頻繁的陰影備份。
      • 此設計確保即使在 Git 儲存庫被破壞的極端情況下,仍能透過比對不同時間點的 VM 快照來進行災難恢復與程式碼差異分析。
  • 專案成果:
    • 在 50 分鐘內完成系統恢復
    • 建立完整的安全防護機制
    • 實作外掛版控機制
    • 提升系統整體安全性
  • 個人亮點:
    • 展現了從偵測、鑑識到清除的完整資安事件應變 (Incident Response) 能力。
    • 不僅是修復問題,更是建立了「Nginx + 檔案權限 + Git + VM快照」的多層次縱深防禦與恢復體系。
    • 具備將開發維運工具 (Git) 應用於資安鑑識的創新思維。

主機架構遷移專案 - 實現零停機遷移,提升系統可用性

  • 專案目標:將多個客戶的服務由舊主機遷移至新架構,要求過程對使用者無感知,並建立標準化、可重複的遷移SOP。
  • 主要負責:
    • 設計與執行零停機遷移計畫。
    • 規劃資料同步與驗證流程。
    • 制定並模擬風險回滾計畫。
    • 計時與優化整體遷移SOP,確保在離峰時段內完成。
  • 解決方案與技術實現:
    • 零停機遷移策略:
      • 採用類「藍綠部署」模式,在新主機上建立一個與舊環境完全隔離的平行正式環境。
      • 在客戶離峰時段執行遷移,先短暫停止對外服務以確保資料靜止,完成同步後再切換。
      • 遷移的最後一步是將 DNS 指向新主機,實現對使用者的無痛轉移與服務升級。
    • 資料同步技術:
      • 使用 mysqldump 進行資料庫的完整備份與還原,確保資料狀態的一致性。
      • 使用 rsync 進行程式碼與靜態檔案的同步,利用其高效率特性縮短作業時間。
    • 高可靠性回滾計畫:
      • 在整個遷移與驗證過程中,舊系統保持服務就緒 (Service-Ready) 且完全不更動。
      • 若新系統在切換後出現任何非預期問題,回滾方案僅需將 DNS 指向切回舊主機,即可在分鐘級別內快速恢復服務。
  • 專案成果:
    • 成功為多個專案完成零停機的主機遷移。
    • 建立了一套標準化、高效率且風險極低的遷移SOP。
    • 大幅提升了後續系統架構升級與維護的靈活性與安全性。
  • 個人亮點:
    • 展現了嚴謹的系統遷移規劃與風險控管能力。
    • 具備將複雜手動流程轉化為標準化作業程序 (SOP) 的能力。
    • 能夠根據業務需求,靈活運用業界成熟的部署策略 (如藍綠部署) 來設計解決方案。

特殊經歷與估值

Git系統導入 - 為公司節省11萬/年

  • 內容說明:為自家公司導入私有雲版本控制系統,包含環境架設、教育訓練與後續伺服器維護
  • 耗時成本:3個月
  • 實際使用:2年 (持續使用中)
  • 使用人數:15
  • 為公司節省費用:11萬/年
  • 估值說明:以GitHub企業版收費一人一個月21美金

工具開發 - 為公司節省134萬

  • 內容說明:為自家公司開發多項開發工具,提供其他工程師使用
  • 耗時成本:6個月 (多項工具套組持續開發,估計總開發時間)
  • 實際使用:可節省專案30~50%的開發時間
  • 使用專案:15個專案以上
  • 為公司節省費用:134萬
  • 估值說明:以當時公司一個專案約30萬元計,持續計算2年

備份還原系統開發與導入 - 為公司節省50萬

  • 內容說明:為自家公司之伺服器開發自動備份與還原之系統
  • 耗時成本:3個月
  • 實際使用:其功能達到外面販售商業軟體的效果,且可產生報表供人員參閱
  • 使用專案:10台伺服器
  • 為公司節省費用:50萬
  • 估值說明:以市售伺服器備份軟體一套5萬元計

因合約建議幫助公司免去兩百萬的求償 - 為公司節省160萬

  • 內容說明:有次看到公司的合約內容,發覺少了一些保護自己的條例,建議秘書將條約加入合約中
  • 耗時成本:30分鐘看合約的時間
  • 實際使用:秘書將相關的合約都補上我建議的條例,後續真的有發生條約糾紛,結果完全不需要賠償對方非常高額的求償
  • 使用專案:後續接的所有專案
  • 為公司節省費用:160萬
  • 估值說明:當時約50萬的合約被甲方求償210萬賠償金額

舉辦教育訓練 - 為公司節省5萬

  • 內容說明:因為本身有在兼職教程式設計,想提升同事間的水準,自主舉辦多次教育訓練
  • 耗時成本:3小時/次
  • 實際使用:舉辦幾次教育訓練後,工程師開始對自己使用的技術有更多認識
  • 使用專案:後續接的所有專案
  • 為公司節省費用:5萬
  • 估值說明:以市價入門課程每小時500元/人計,課程人數約10人

自傳

個人簡介 (Summary)

具備多年資深後端系統開發與架構設計經驗,專長於跨技術領域整合、系統效能優化、大規模資料庫規劃、團隊建構與領導,以及複雜專案與客戶關係管理。致力於透過技術創新與流程優化,提升開發效率與系統穩定性。不僅追求技術深度,更重視基礎能力的夯實與資訊安全。擅長在挑戰中尋找解決方案,並能有效帶領團隊成長、解決棘手客戶問題,為公司創造實質商業價值與規避潛在風險。

核心專業能力與實績

一、 技術領導與創新實踐 (Technical Leadership & Innovation)

二、 高效能系統建置與優化 (High-Performance System Implementation & Optimization)

三、 團隊建構與卓越溝通 (Team Building & Exceptional Communication)

結語

綜合上述經驗,我具備深厚的技術實力、前瞻的架構思維、卓越的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出色的團隊領導與溝通技巧。我熱衷於迎接挑戰,並深信能為貴公司的技術發展與專案成功帶來顯著貢獻。期待能有機會與您進一步面談,分享更多實戰經驗與合作可能。

系統安全處理經驗

WordPress 攻擊防護與修復

電子錢包安全機制設計

SQL Injection 防護

系統架構設計經驗

跨 WAN 端備援架構設計

微服務架構設計

系統擴展性設計

效能優化經驗

演算法優化

資料庫優化

程式語言優化

低效能主機優化

自動化測試

跨部門協調經驗

主機架構移轉專案

團隊協作優化

風險評估與控制

前端技術創新

自研前端框架 - 成功實現團隊無痛轉型,建立現代化開發模式

  • 專案目標:開發一套基於 jQuery 的前端框架,幫助團隊平滑過渡到現代前端開發模式
  • 主要負責:
    • 框架架構設計與開發
    • 核心功能實現
    • 團隊培訓與推廣
    • 技術文檔撰寫
  • 技術挑戰:
    • 需要深入理解現代前端框架的核心原理
    • 在 jQuery 環境中實現現代框架特性
    • 確保框架易用性與學習曲線平緩
  • 解決方案:
    • 技術面:
      • 實現響應式數據綁定機制
      • 開發組件化開發架構
      • 設計聲明式模板語法
      • 提供完整的開發文檔
    • 推廣面:
      • 制定漸進式學習計劃
      • 提供實戰案例與最佳實踐
      • 建立技術支援機制
  • 專案成果:
    • 團隊成功採用現代前端開發模式
    • 顯著提升開發效率與代碼質量
    • 為後續技術升級奠定基礎
    • 節省大量培訓成本與時間
  • 個人亮點:
    • 展現前端技術深度與創新能力
    • 成功實現技術轉型目標
    • 建立有效的技術推廣機制